本文回顾了50多年前中国基建工程兵在西北边疆的三线建设历程,特别提到了104岁高龄的李来喜老人,一位亲历者和见证者。文章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基建工程兵们在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章开篇提到“50多年前”,这个时间点指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即所谓的“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建设是指在中国内陆、边疆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国防工程,目的是为了在潜在的战争威胁面前,确保国家的工业和军事设施能够分散和隐蔽。
“数万基建工程兵奔赴祖国西北投身三线建设”,这句话说明了当时参与建设的规模之大。基建工程兵是一支专门的军事工程部队,他们不仅负责军事设施的建设,还参与民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公路、铁路、桥梁等。这些工程兵被派遣到西北地区,这个地区在当时被认为是国家的“第三线”,也是最需要加强建设和防御的地区之一。
“如今已经104岁的李来喜就是其中一员”,这句话引入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李来喜老人。他的高龄和参与三线建设的经历,使他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活见证。通过他的故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基建工程兵的生活和挑战。
“在天上不飞鸟,地上石头跑的戈壁滩上,在高寒缺氧,海拔三、四千米的祁连山上”,这两句描述了基建工程兵们面临的自然环境。戈壁滩是指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地,而祁连山则是一条位于甘肃和青海交界处的山脉,海拔高、气候恶劣。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对于基建工程兵来说,是极大的生存和工作挑战。
“李来喜与战友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这句话强调了基建工程兵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他们需要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中完成艰巨的建设任务,这需要极大的耐力和牺牲精神。
“在万里长城第一关嘉峪关伟岸雄姿的见证下”,这句话通过提及嘉峪关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标,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和历史深度。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和边疆开发。基建工程兵们在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进行建设,不仅是在完成一项军事任务,也是在继续和传承中国边疆开发的历史。
“一起用汗水和鲜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句话是对基建工程兵们贡献的最高赞誉。他们的努力和牺牲,为中国的边疆建设和国防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章通过回顾历史、描绘人物和环境,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基建工程兵在三线建设中的艰苦奋斗和伟大成就。它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纪念,也是对那些为国家建设付出巨大牺牲的人们的一种致敬。
本文来自作者[sxkxdz]投稿,不代表快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sxkxdz.com/zixue/202501-1245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快芯号的签约作者“sxkxdz”!
希望本篇文章《——探索百年风云人物的非凡历程与时代画卷 李来喜 系列融媒访谈节目第5集 百岁风华 雄关漫道真如铁 (百年探索史)》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快芯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本文回顾了50多年前中国基建工程兵在西北边疆的三线建设历程,特别提到了104岁高龄的李来喜老人,一位亲历者和见证者,文章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基建工程兵们在极其艰苦的自...